学了“爱的生命管理”课程,几乎每堂课都有如沐春雨的感觉。只可惜我就像一棵没破土的苗,由于生活经历太少,做的事情太少,对别人付出的爱太少,所以无论是爱心还是爱的技巧都还处于相当欠缺的状态,生命智慧与生命情感都还十分单薄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就“爱的生命管理”课程中对我比较重要的家庭教育的话题写一下自己的收获吧。虽然基本上是按照书上的原文加上“我会”,但是我的确会把它作为我将来人生的指导。
首先,我会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。在尽到抚养义务的同时,我会进行自我修养,进而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,让孩子在一个流动着爱的家庭中成长,进而学会去爱别人与享受别人的爱。其次,我要做不缺位的父亲,做孩子的好榜样,在孩子需要我的时候能多出现。我会努力给孩子足够的爱、信任与帮助,努力给孩子的独立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。
呵护孩子的灵性,使孩子按照其生命的本性健康、快乐而自由地成长。我不会按成人的眼光给孩子过早地套上世俗的枷锁。我会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尽可能顺其自然地教育孩子,在需要的时候做适当的矫正和引导。同时,我也会杜绝六种不利于孩子灵性的呵护与健康成长的六种心理:还愿心理、补偿心理、诉求心理、拉拢心理、恐慌心理、炫耀心理。
与孩子一起成长。在平时的生活中用心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过程。善于用相机和DV记录下值得纪念的时刻,也把自己对孩子付出的“证据”保存下来。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,第一次就指出来并马上让他们纠正,绝不允许发生第二次。在孩子3岁以前,尽可能按照孩子自主的需求去做,我和孩子他妈在旁协助或维护,确保安全。在孩子3岁以后,给孩子东西做到适可而止,不管孩子怎么哭闹。我会细心观察孩子喜欢做什么,并提供条件,因势利导,让孩子自由发挥自己的灵性。在孩子6岁上小学之后,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,我们夫妻俩会在适当时机给孩子讲解对错和是非的反差性。更重要的,我们夫妻俩也会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,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。当孩子12岁上初中之后,我会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,尽可能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,以“最少的指导、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”对待孩子,让孩子自己想,自己决定自己要做的事。
在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时,我会教会孩子感恩与分享。我和妻子会扮演好各自的角色,孝敬父母,友爱亲人,对朋友以诚相待,感恩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。相互之间多体贴、多理解、多包容,努力使夫妻关系保持融洽。从孩子懂事起,就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。当孩子主动做出感恩的表达和行为的时候,我会及时地予以肯定甚至奖励。
我也会在家庭生活中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生命感悟。为了使孩子愿意和父母沟通,我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的发展变化对青少年一代的深刻影响,避免用“当年”的眼光来看问题;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,尊重孩子的意见;做好自己,做孩子的好榜样,尽量不要让孩子抓住“把柄”,如果有哪件事做错了,要及时改正,并以坦诚的态度和孩子分享其中的道理。让孩子多了解父母的不容易,看到父母对自己的恩情,同时尽可能理解孩子,而不要求孩子一定理解父母。
刘光耀